食色天下中的其它菜系 (2)
清真菜
指的是清真膳食,由于清真一词一般是中国对穆斯林专属事物的称谓,因此清真菜一般也是对中国的穆斯林(如回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饮食的称谓。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名菜如烤全羊、涮羊肉、它似蜜等。由于中国的穆斯林分布较广,饮食习惯也不完全相同。例如:甘肃、青海一带的回族就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主食,而宁夏的回族就偏爱面食。特点屠宰牲畜和加工食物必须遵循伊斯兰教律法。忌食猪肉,亦忌食任何含有猪油等广义猪肉制品的食品。禁止饮酒。虽然现时有人认为规定已有所放松,但仍严格禁止酗酒。几乎所有的清真餐馆都不出售烈性酒,部分清真餐馆出售啤酒。
东北菜
是指在东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的烹饪菜系,东北菜的是特点价廉量大,用料广泛,火候足,滋味浓郁,以炖菜为主。代表菜有白肉血肠、锅包肉、东北乱炖、猪肉炖粉条、小鸡炖榛蘑、扒熊掌等。东北菜也融合了中国其他菜系的一些特点,包括辣味稍敛的四川菜(鱼香肉丝),改良后的山东菜和河北菜在东北菜谱中也是屡见不鲜.东北菜以炖为主,腌制的菜也是在寒冷的东北冬天热情好客的东北人桌上少不了的一道菜,例如酸菜.比较出名的菜还包括地三鲜,酱骨架,杀猪菜,以及一些融会了少数民族特色的菜类,包括东北鲜族人的烧烤和新疆人的羊肉串.
台菜
台湾料理简称台菜,广义是指台湾常见的各种传统饮食,狭义则指在台湾的闽南料理,本文描述的为狭义的台湾菜。整体而言虽然和闽菜有部份相同之处,但是因为在台湾能够取得的食材和在福建能取得的食材不尽相同,随着时间的演变,当年由福建移民来台的闽南人所带来的福建料理已经演变成独树一格的特色菜系。特色大致有海鲜丰富、酱菜入菜、节令食补等特色;倾向自然原味,调味不求繁复,“清、淡、鲜、醇”是台湾菜烹调的重点,不论炖、炒、蒸或水煮,都趋于清淡,且喜以沾料调味。台湾菜的清鲜美味也在所有以调味浓厚(如台湾客家菜或粤菜)取胜的地方菜中独树一帜。炎热天候同时也使一些带有酸甜味且开味的菜肴出现在台湾菜中。台湾因为四面环海,海资源丰富,又在日治时期受到日本料理的影响,出现了不少海鲜开胃菜(冷食或生吃),所以生鲜凉菜也是台菜中的一大重点。海鲜滋味本来就很鲜美,因此不需要使用太多繁复的佐料或用复杂的方法来烹调海鲜。也正因为烹调方式容易,海鲜料理如虾、鱼、蟹等攻占了台湾菜的席面。台湾菜素有“汤汤水水”之称。早期能移民来台的汉人(又其以河洛人占多数)只限男性。因为要忙于农耕开垦,同时当年的物质也不如今日充裕,为了方便,他们常常煮一锅可为汤又可为菜的羹菜,既营养又方便。河洛式羹汤至今在台湾民间依然受各族群喜爱,其中西卤白菜和生炒花枝均为代表。又有香菇肉羹汤等。台湾四面环海,海产丰富而台湾地处亚热带气候地区,水果生产丰富,种类繁多,水果入菜也是一种特色。每遇节日,台湾闽南料理师傅喜爱以中药材熬炖各种食材的药膳食补。酱油、米酒、麻油、豆豉、九层塔、油葱是台菜最常使用也最有特色的调味料与香料。总体来说,台菜相对中国菜的其他各大菜系而言,比较重视鲜香、清淡的风格。另外台湾亦以小吃闻名海内外,请参考台湾小吃。与闽菜的异同台湾人口以闽南人占多数,高达七成以上,故台菜与闽菜有很深厚的渊源,而后也受到客家菜与粤菜的影响;再加上台湾曾为日本统治达五十年之久,因此日式烹饪的风格也渐加入台菜料里中。国共内战之后,中国各省人士相继迁来台湾,也将大陆家乡的料理特色融入台菜中,之后美国、东南亚及欧洲等世界各国的料理也进入台湾社会,使得台湾菜显得更加的多元化。
没有评论